
城市生活,熙熙攘攘。一些看似琐碎的“身边事”,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对公平正义的感知。华商报《法治周刊》陆续邀请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及其团队,为您抽丝剥茧,解读晦涩的法条或揭示案件背后的法律关系,围绕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领域——物业纠纷、相邻关系、消费维权、婚姻家事、劳动保障、侵权赔偿、合同陷阱等,深入浅出地剖析法律问题。
如果您遇到困扰的法律难题,欢迎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与我们联系。您的问题,很可能成为我们下一期探讨的焦点。
本期主讲律师:张卫东
陕西众邦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合伙人。曾担任陕西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018.7-2024.2)、陕西省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十五届政协委员专职法律顾问等。
楼道堆物、管道堵塞、物业费拖欠……这些常见物业纠纷背后,往往隐藏着业主与物业公司对权利义务的不同理解。
近日,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物业服务纠纷典型案件,涉及业主知情权、物业维护责任、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效力及房屋质量、物业费关系等五大常见争议焦点,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物业服务纠纷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课题。
>>具体案例
物业服务纠纷五大争议焦点
1.业主知情权:
权利行使有边界,隐私保护不可越
某小区业主李某多次要求物业公司及小区业主委员会公开业主委员会成员的业主身份证明文件、小区公共收益收支明细、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台账等信息,但均未获得回应。李某认为物业公司未履行公开上述信息的义务,业主委员会未尽监督职责,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物业公司与某小区业主委员会公开上述相关信息。
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