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敬亭亚洲内容大赏人气奖”“《难哄》Netflix 全球热播”—— 刚刚落幕的釜山电影节上,中国演员白敬亭凭借《难哄》中 “桑延” 一角,一举斩获亚洲内容大赏人气奖,还提名全球流媒体大奖最佳男主角,成为全场唯一聚焦的中国面孔。消息传回国内,粉丝刷屏 “桑延出息了”,业界更是将其视为中国现代偶像剧 “破圈出海” 的里程碑事件,这场从 “青春剧男主” 到 “国际提名演员” 的蜕变,藏着白敬亭十年磨一剑的韧性,更照见中国现偶剧的全球突围之路。#白敬亭确认出席釜山电影节#
谁能想到,如今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白敬亭,早年是以 “青春剧专业户” 的标签走进观众视野。2014 年《匆匆那年》里,他饰演的乔燃温柔腼腆,一句 “方茴,我喜欢你” 成了多少人的青春记忆;《旋风少女》中的喻初原、《夏至未至》里的陆之昂,他将少年人的纯真、热血与迷茫刻进角色里,干净的气质让 “白敬亭 = 青春男主” 的印象深入人心。但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不想被框在一个标签里,想看看自己还能演什么。” 于是,我们看到他开始主动 “破圈”——《你是我的城池营垒》中,他剪去长发、晒黑皮肤,化身坚毅果敢的特警邢克垒,持枪训练的戏份亲自上阵,打破了观众对他 “文弱书生” 的固有认知;《开端》里,他饰演陷入时间循环的游戏架构师肖鹤云,从最初的慌乱恐惧到后来的冷静解谜,细腻的演技让这部烧脑剧口碑收视双爆,也让更多人看到他 “演什么像什么” 的潜力。
而《难哄》中的 “桑延”,成了他演技爆发的 “催化剂”。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剧集,讲述了桑延与温以凡从高中暗恋到多年后重逢的爱情故事。白敬亭精准抓住了角色 “外冷内热” 的核心:表面上是毒舌怼人的 “桑头牌”,会吐槽温以凡 “记性差”,却在她生病时默默守在床边;看似对一切漫不经心,可提到高中时的错过,眼神里藏不住的遗憾让观众瞬间共情。尤其是一场雨夜重逢戏,他站在路灯下,看着多年未见的温以凡,嘴角先扬后垂,短短几秒的表情变化,把 “想说又不敢说” 的纠结演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 “演活角色灵魂” 的能力,让《难哄》在国内播出时就拿下多个收视冠军,相关话题 300 多次登上热搜,登陆 Netflix 后更在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霸榜,TikTok 上 #SangYanChallenge 话题播放量突破 40 亿,不少外国网友留言 “为桑延的深情流泪”“想学好中文看原著”。
从全球影视市场来看,中国现偶剧的出海并非首次,但大多停留在 “文化输出” 的初级阶段,而《难哄》的突破在于 “情感共鸣”—— 它没有刻意堆砌中国元素,而是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真实的人物成长,打动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这让人想到韩国现偶剧《爱的迫降》,凭借跨越国界的爱情故事风靡全球;美国青春剧《亢奋》则以少年成长的痛点引发共鸣。白敬亭的获奖,恰恰证明了 “好故事 + 好演技” 能打破文化壁垒,也为中国现偶剧指明了方向:与其追求表面的 “国际化”,不如深耕人物情感,用真实打动世界。
不过,也有争议声音认为:“现偶剧拿国际奖,是不是门槛太低?”“比起正剧,偶像剧的艺术价值是否值得如此推崇?” 这种讨论其实折射出大众对 “偶像剧” 的刻板印象 —— 长久以来,偶像剧被贴上 “没营养”“颜值大于演技” 的标签,但《难哄》和白敬亭的案例正在打破这种偏见。就像釜山电影节评委评价的:“桑延这个角色让我们看到,偶像剧也能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爱情故事也能承载成长与救赎的主题。” 白敬亭用演技证明,偶像剧不是 “流量跳板”,而是可以打磨演技的 “练兵场”;中国现偶剧也不是 “文化快餐”,而是能走向世界的 “情感载体”。
如今,白敬亭的釜山之行已落下帷幕,但他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对他个人而言,这是演艺生涯的 “高光时刻”,也是未来挑战更多元角色的 “敲门砖”;对中国现偶剧来说,这是一次 “破冰”,证明我们的作品不仅能打动国内观众,也能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正如白敬亭在领奖时所说:“这个奖属于桑延,也属于所有相信爱情与成长的观众。”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白敬亭这样的演员,在不同类型的角色中突破自我;也期待更多中国现偶剧,带着真诚的故事走向世界,让全球观众看到中国影视的魅力。
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